西安高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29-88316932
手機:18209234900
郵箱:gd01z@163.com
聯系人:康女士
地址:西安市高新區西灃路長安國際企業總部55號樓
電力系統體制機制的變革亟待推動,同時,虛擬電廠雖然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具有重要價值,但其在相關配套政策、市場機制以及技術要求等方面均還有待完善,要跳出固有思路,從更高維度來看待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。
“目前,電力系統正在經歷著電源端清潔化、用戶端電氣化、電網側智能化的轉型,需求側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尚待進一步挖掘,其作用也從傳統的削峰減少需求,擴展到靈活調節電力負荷、促進新能源消納!庇浾咴诮照匍_的“新型電力系統沙龍”上了解到,當前,國內需求側響應仍處于發展初期,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側資源的發展已是必然趨勢,
與會專家提出,上述背景下,電力系統體制機制的變革亟待推動,同時,虛擬電廠雖然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中具有重要價值,但其在相關配套政策、市場機制以及技術要求等方面均還有待完善,要跳出固有思路,從更高維度來看待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。
挖掘需求側資源潛力是必然趨勢
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清潔電力高級顧問王萬興介紹,從最初的負荷控制、可中斷負荷,到后來出現的需求響應、分布式、儲能、虛擬電廠,需求側的內涵和表述都有了變化,但都可以界定為需求側資源。
記者了解到,國際上早期在推動需求側管理方面有三種模式。其一是政府主導模式,由政府拿出資金補貼需求響應工作的開展;第二種是電力公司主導模式,由電力公司出資購買需求響應服務;第三種是第三方管理模式,由社會資本成立服務公司,聚合用戶參與需求響應項目。
“我國已經到了波動性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的階段,全社會消納新能源的成本越來越高。在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,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實現需求側資源的規;l展。需求側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技術經濟可行的方法,是降低全社會轉型成本的重要途徑!蓖跞f興指出。
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副院長楊雷認為,需求側響應的潛力非常大,可以被認為是更加經濟的系統靈活性資源,對于高比例風光等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帶來的變化更加適應,即便是煉鋼和化工等被認為需求側響應作用不大的領域,通過流程改造,也可以挖掘出巨大的需求響應空間。
“傳統的電力系統側重于通過電源側資源來滿足電力供需平衡,對需求側資源的潛力挖掘和重視都不夠。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響應機制和模式,鼓勵需求側資源參與提升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靈活性,從而實現自下而上的需求響應!敝袊茉囱芯繒茉凑呤抑魅瘟中l斌指出。
“虛擬電廠”建設要跳出慣性思維
隨著電網需求峰谷差逐漸擴大,高峰用電時刻電力供應局部緊張情況不時出現,虛擬電廠熱度逐漸走高。據了解,虛擬電廠在支撐電力需求響應方面,可在供電負荷高的時間段,自動發起需求響應指令,通知參與響應的用電戶調節負荷。與會專家指出,目前我國虛擬電廠建設處于初期階段,這一概念仍有諸多局限性。
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王鵬介紹,我國虛擬電廠的發展模式分為三個階段,即邀約型階段、市場型階段、自主調度型階段!澳壳,我國虛擬電廠項目多數處于第一階段,隨著現貨市場的發展,虛擬電廠正迎來新的機遇期,部分地方的現貨市場已經將虛擬電廠納入電力市場交易!
國內虛擬電廠產業歷經數年發展,仍存在用戶側負荷及發電側資源參與意愿不強、電網側業務布局和主導發展力度較弱、監管體系和市場機制不完善等問題。對此,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認為,在能源轉型背景下談虛擬電廠這個概念有很多局限性,虛擬電廠概念出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,因此它適用于當時的數量和規模。隨著大量分布式電源的出現,未來電力系統本身不可能是大的集中系統。如果從市場層面來看這個問題,聚合商是一個更為合適的概念。
對此,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吳吟指出,在推進虛擬電廠建設過程中,一方面要跳出慣性思維,以全新的視角整體謀劃適應用戶中心時代的新型電力系統;另一方面要回到現實中,堅持先立后破,在地方政府積極性高、具備條件的局部地區搞試點,先把新的系統立起來,再逐步向外擴展。
亟待體制機制和思維創新
目前,虛擬電廠和需求側資源管理的發展,已在政策方面獲得支持。今年1月,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首次提出需求側資源的發展目標,即到2025年,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%-5%;大力提升電力負荷彈性,開展工業可調節負荷、用戶側儲能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。
“要從更高維度的經濟視角,而不是僅從技術物理型態看待新型電力系統建設!眹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伏秋提出,廣義的需求側資源,具有多重價值和效用,包括增強電力供應鏈安全穩定性、推動電力供應方式綠色低碳變革,尤其是提升電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;要通過需求側資源的深入挖掘利用,支撐電力產業從生產型向服務型、數智型轉變。為實現這一點,要有更高的格局、更多的思考和更新的理念。
朱彤認為,需要跳出固有的控制和管理思路來設計體制機制。有兩個思維要轉變,一是要從技術思維轉向市場思維,通過市場機制解決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、激發參與主體的偏好和潛力、發現價值和實現價值,形成價格信號傳遞出資源稀缺的時間和空間信息,從而實現成本回收;二是要從大電網為中心的思維轉向以用戶、分布式為中心,作為產銷者的用戶對電力系統的沖擊和影響是循序漸進的。